您聽說過“海龜湯”遊戲嗎?您的孩子在玩嗎?您了解遊戲內容嗎?
什麽是海龜湯?
這是一款流行的情境推理遊戲,由出題者向玩家敘述故事,出題者隻能通過“是(對)”“不是(不對)”“沒有關係”回答玩家提問,玩家則根據出題者的回答揭開故事真相。
就是這個不需要任何道具隻需要故事情境就能玩的遊戲最近受到了不少家長的關注原因是其內容中含有不少血腥、暴力、犯罪元素
一個遊戲為何引起家長關注?
市民趙先生的女兒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女兒就跟他玩了這個遊戲,讓趙先生覺得不太對勁。
趙先生:她提的問題是,三胞胎,哥哥死了,就剩兄弟倆,弟弟又把另一個哥哥殺了,問為什麽?我沒有推導出來,孩子告訴我,因為三胞胎是一起睡的,一個哥哥死了以後,弟弟不習慣,於是就把另一個哥哥也殺了,還把他一劈二,左右各放一半,這樣弟弟還和原來一樣睡當中。我聽了之後特別不舒服,可女兒說小朋友之間都在玩這種遊戲。聽了這個故事您是否也跟趙先生一樣覺得很不可思議呢?怎麽會有這樣的題目和故事呢?可當趙先生問女兒“你不覺得很反常嗎”女兒的態度反而是無所謂這讓趙先生“心裏咯噔一下”
趙先生:孩子還小,沒有建立完整的三觀,對於這種信息接收無法過濾 ,我去網上翻了一下題目,觸目驚心甚至反人類。
硬件設施並不能阻礙孩子們玩遊戲
據了解,“海龜湯”流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遊戲有相關的APP和綜藝節目,不過之前都是成年人在玩。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遊戲APP的下載年齡限製為17歲,而且已經推出青少年模式,在該模式下部分功能無法使用,從而也就對其中一些內容做了過濾。
但由於“海龜湯”元素過於簡單,根本不需要借助APP就可以玩,所以硬件設施並不能對孩子玩遊戲產生隔離,而遊戲腳本中的暴力元素讓家長們覺得刺眼,難以接受。情境推理類遊戲引起家長焦慮這種焦慮是否有必要孩子如果喜歡這類遊戲家長們又該怎麽辦呢?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兒童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專家、社會學博士章淼榕接受了記者采訪
孩子們喜歡這類遊戲,與其發展特點契合
章淼榕介紹,處於發展階段的孩子們,其本身就喜歡新穎刺激的遊戲,所以接觸到遊戲或者畫麵會讓孩子們產生開心的情緒,這與他們的發展特點相符。另外,家長們要以孩子的視角來觀察他們在遊戲當中獲得了什麽。父母與孩子的視角不同,孩子在團體中的遊戲是一種人際互動的交友過程,“海龜湯”就是一種互動載體。孩子們關注的是遊戲中開心的過程,往往不關心內容,可遊戲中的暴力部分卻是家長關注的,這時候家長要多元地看問題,降低焦慮情緒。此外,家長要觀察孩子是否沉迷於遊戲,如果孩子隻是偶爾玩一下,將“海龜湯”視為眾多遊戲中的一個,那麽家長們就不需要過分關注,因為孩子暴露在社會化的環境中,是父母很難幹預的,孩子們需要自己麵對、選擇、分析和思考,與其過分擔憂,家長們不如將重點放到如何引導孩子去關注正麵積極的,且同時能滿足孩子獲得感的遊戲上。
孩子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家長該怎麽做?
章淼榕表示,父母關注孩子的個體發展,也要看到孩子有從眾交友的欲望。孩子在玩遊戲過程中,他們對負麵的內容其實不喜歡的,但有時為了從眾,為了能融入到群體中,孩子會假裝自己很喜歡遊戲,相當於抹殺了自己的個性,這其實對孩子的心理是有衝突的,如果衝突長期存在,將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父母要關注孩子是不是有負麵心理的傾向。如果孩子很清楚遊戲與現實的區別,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行為正常,那麽父母就可以放心。有時候不讓孩子玩,給孩子灌輸“不要做這件事”,往往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去特別地關注和評價,反而能讓孩子慢慢產生對遊戲的消退情緒。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